第437章 拉锯战-《文艺圈枭雄》


    第(3/3)页

    评委评选的弊端其实也不少。

    什么贿选、跑奖、按资排辈、大搞小圈子主义、排斥新人、评委作品也参与评奖等等,很多人都知道其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考验的便是华夏青年报敢不敢揭开这个盖子。

    另外,以上的猫腻知道的人多,但有真凭实据的猛料又能从何处得来?这也是个大问题。

    就在孟曦东一筹莫展的时候,这天晚上,刘泽来邀他一块吃饭。

    饭桌上,孟曦东把自己这几天面对的种种困境跟刘泽来倾诉了一遍,报社领导现在想要抓鲁奖评委会一个大负面,以此来达到否定评委制的终极目的。

    可是现在,他没有顺畅的爆料渠道,得不到合适的可供用来大作一番文章的新闻素材。

    这让他很是发愁。

    听得孟曦东如此说,有备而来的刘泽来趁机就将一桩听闻讲给了他听。

    这便是鲁奖评委会评委张蒙试图伙同其他评委瓜分散文奖项的提名名额还居然有评委深表赞同的咄咄怪事。

    同时,刘泽来还将自己从散文奖项评奖委员会其他评委听到的一些评委们收受作家贿赂,跟其他评委做交易,互相推选彼此关系户的事件也都讲给了孟曦东听。

    刘泽来所讲,地点事件人物三元素尽皆确定,这已经可以直接写成新闻报道出来了。

    一个新兴的文学大奖,其第一次评奖就有如此之多的内幕发生,这样的事件若是报道出来,舆论肯定是会一片哗然的。

    孟曦东对刘泽来十分感激,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自己的老同学向自己伸出了援手。

    不过,他要是知道,刘泽来从一开始找上他献策开始,就一直在利用他,不知孟曦东会作何感想。

    华夏青年报做出了回应。

    它回应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激烈。

    “当一小撮人把持了评奖的权利,评奖之殇也就开始了。”

    “鲁奖评选内幕曝光,乱相惊心动魄!”

    这就是这篇新闻的引题和主标题,明眼一看,就让人产生了极大的阅读兴趣。这篇文章出来后,国内文坛又是巨震,新闻中的事件迅速开始疯狂的传播。

    这篇新闻将鲁奖个别评委的种种丑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让人看了之后触目惊心。

    新闻最后列举了只以少量评委组成鲁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大罪状,并将这些罪状一一展开进行了讲述。

    结尾如此说道:“如此评委制度,专业是真的算得上非常专业,可是,当评委良心缺失、私心泛滥的时候,这样的评委评选机制才是彻底毁掉一个文学大奖的根源!与其让鲁奖毁在这种监控严重缺失的评委选举机制上,为何不能尝试一下让普通读者广泛参与的读者评选机制呢?

    这个结尾振聋发聩。(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