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拉锯战-《文艺圈枭雄》
第(2/3)页
第二个,被金钱抽奖驱动的读者评奖已经严重变质,读者只是为了参加抽奖而参与评选,对鲁奖获奖作品的推选肯定都是胡乱选择出来。这样的评选结果根本就不具有任何的参考价值。
仅仅只是这两个弊端就足以将华夏青年报的读者评选鲁奖活动全部否定掉。
鲁奖评奖委员会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将他们自己的见解公之于众,很快就有不少的媒体将之报道了出来。
京城晚报以此为题做了一篇大新闻。
他们的记者随机抽查采访了一部分的华夏青年报读者,询问他们关于他们自己评选自己心目中的鲁奖获奖作品的时候的评选标准及内心真实想法。
记者发现,正如鲁奖评奖委员会所辩解的那样,绝大多数的读者在行使评选权力时,心中是没有一个清晰标准的。
有的说,看着作品题目有意思的就选了;有的说,自己选择的都是曾看过的作品,不熟悉的压根不会选择;有的说。自己是被朋友拉着参加的这次活动;有的说只是想试试运气,看看有没有抽得华夏青年报现金大奖的机会……
总之,读者们的表现极其的不专业,60%以上都是率性而为。根本就没有认真对待评奖这回事,认为这只是一个不怎么重要的游戏,仅此而已!
京城晚报也是国内大报。
京城晚报这么跟华夏青年报一唱对台戏,它的这个调查报告式的新闻马上也引起了不小的舆论哗然。
舆论风向甚至都开始逆转,抨击华夏青年报的文章开始多了起来。
“谁把鲁奖评选变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恶作剧’?”
“华青报,这回。你是真的大错特错了!”
“挑弄民意,试图影响鲁迅文学奖评选,华夏青年报,你意欲何为?”
“读者参与鲁奖评选,只是子虚国里的一场空想,想要以读者评选代替专家评选,路还很远!”
总之,很多报纸在短短时间里刊发了大量的争鸣和批判文章,将矛头直指华夏青年报。
这些文章绝大多数都是认为,读者评选文学大奖只能是一场荒唐的闹剧,让民意绑架评奖结果只能毁掉这个共和国新生的文学大奖!
文章呼吁,华夏青年报能尽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切莫再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文章还殷切希望读者们能成熟起来,不要被某些媒体所绑架,要认识到鲁奖这样的文学大奖的评奖是很严肃的一件事,专业的工作就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评奖的任务还是应该由文学大家来做。
这些文章的涌现给华夏青年报造成了极大的困扰,给孟曦东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孟曦东知道,这是鲁奖评委会的反击。
这反击可以说抓住了华夏青年报的七寸,还是相当犀利的。
现在,摆在华夏青年报及孟曦东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妥协,另一条是斗争到底。
报社领导还是很有魄力的,领导认为,到了这个时候,不能退让,让一步都将万劫不复,不如迎头痛击。
既然对手认为,读者评选弊端多多,并且围绕这一点做了不少的文章。
那么,要想战而胜之,己方就必须从评委评选这方面入手,找到对方的死穴,出手就让其痛彻心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