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邦国争艳(二)-《清末之雄霸天下》
第(2/3)页
    而且大中华联邦有法令,关于资源开采的问题,任何邦国都不得与联邦以外的国家合作。
    所以新中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着很大的权利和利益。没有办法,只有母国发展起来了,才能让邦国过的更好。况且各邦国的安全还得靠母国维护,眼下只能奉行这样不公平的政策。
    各邦国的第一代移民没有意见,因为他们的利益本来就是母国白给的。
    当初可是母国带领他们打下了这些领土,或者是母国亲自打下这些领土,把他们白送了出去。
    但是第二代、第三代邦国的子民,渐渐的就成了当地出生的土著。
    他们的意见会越来越多,乔志清也算清楚了这点,这种不公平的政策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毕竟都是汉人,手心手背都是肉。亲兄弟,发展到最后,也得明着算账,不然就有人不满意了。
    现在政策其实已经开始向着各邦国倾斜,拿濒临新中国的东南亚半岛来说。
    越南、泰国、缅甸、新加坡的驻军,已经开始从当地满十八岁的青年中招募。
    同样是隶属于华兴军的编制,但是意义上却有很大不同。
    华兴军从母国派遣驻军在当地,虽然都是汉人,但总有种被压迫的感觉。换成当地的青年参军,那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军人们也非常的愿意。
    当初很多人建议乔志清把濒临新中国的邦国,干脆直接纳入新中国,当做新中国的一个省份来管辖。
    但是太过中央集权的话,对各邦国的发展并不是非常有利。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交通和通信远远不如现在。新中国鞭长莫及,直接统治这些疆域,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至于后世会怎么发展,乔志清已经预料的很清楚。随着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后世这些邦国的疆界会越来越模糊。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也不存在什么母国和子国的问题。
    新华夏即使没有开采金矿权,但是其他的资源足够让这个人口稀缺的地方富得流油。
    大片的草原催生出规模巨大的畜牧业,光是每年出口到新中国的牛羊,所得利润就能养活整个国家的人。
    在诸邦国里,日本和朝鲜虽然都是异族,但同时大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
    还有一个邦国,不管是文化还是地域,都与新中国保持很远的距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