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台北五-《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3/3)页

    “段先生,你好,大佑,你好,这两位是?”

    “这位是陈志远,编曲天才,这位是黄瑞丰,打鼓高手,做录音也是一把好手。”

    “你好,你好。”沈冲连忙很他们寒暄。

    陈志远,台湾第一编曲大师,作品无数,黄瑞丰,台湾鼓王,录音大师,都是音乐爱好者耳熟能详的名字。

    张爱嘉从隔音室里走出来,亲密的挽住他的胳膊,皱眉问道:“好浓的酒气,喝了多少?”

    “一点点。”沈冲笑着说道:“故意洒了一点酒在衣服上,装醉用的。”

    “真狡猾。”张爱嘉轻拍了他一下,然后问罗大佑:“这次怎么样?”

    “还可以。”罗大佑大概还不能接受女神沦陷他人之手的现实,他微微低头,有点不自然的说道:“只是有两句,还需要重新再来,声音更飘一点,空洞一点,应该效果更好。”

    “哪两句?”张爱嘉拖着沈冲,凑过去看了看歌词稿,轻声试着唱了两遍,说道:“好,我知道了,再来一次吧。”

    “西尔维娅。”段钟沂很识趣的在一旁劝阻,说道:“现在已经很晚了,要不明天再录吧?”

    “我揣摩了一天,现在刚找到状态,明天说不定状态就没了,又得重来。”张爱嘉推了推沈冲,说道:“你等我一会,我再录一次。”

    “没事,随便录多少次都没关系。”沈冲笑着说道:“你别让他们几位累坏了就行。”

    张爱嘉给了个笑脸,然后又走进隔音室,戴上耳机,酝酿了一会,开始试唱。

    沈冲一边听着歌声,一边拿起歌词稿,看了看,一共十二首歌,其中有七首都标注着是罗大佑的作品,《我们曾经年轻》,《四季》,《幕前幕后》,《歌》,《风儿轻轻吹》,《大家一起来》,《春望》。

    真是才华横溢……

    不过要说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东西是蝴蝶翅膀扇不动的,大概就是人的成长了,罗大佑确实才华横溢,不过却是胡乱的横溢,创作的曲目,风格多变,内容庞杂,没有找到准确的宣泄口。

    根据前世的信息,罗大佑从1979年就在创作《童年》,直到198l年完成后,确定了“词曲咬合”的创作理念,才找准自己的方向,成为一代音乐教父

    不知道此时,他的《童年》写到什么程度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