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军饷-《大师且慢》


    第(3/3)页

    虽然最后是因为她才致使王府毁于一旦,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她父亲也不是无辜的。

    庆元帝絮絮叨叨的又说了许多,赵阿妩应着声,实际上都没有听进去,他需要的果然只是一个倾听者。

    等他说累了,他要歇下,赵阿妩便侍奉庆元帝躺好,直到他呼吸匀净,赵阿妩才出了正殿的门,在偏殿里歇着……

    已是深秋,晏都辰时总能看到地上打霜,已经到了可以穿冬衣的时候。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边南战场传来战报,在与南疆大军苦战两月有余,总算是迎来一场大捷。

    边南的入侵军队被赶到了城门外,但这并不代表南疆撤军,他们驻扎在城外三里处,整顿之后还会继续进发。

    此次捷报除了带消息之外,还需要晏都这边筹集军粮,因为连连作战,边南周边的民众都撤离了,粮食供应成了大问题。

    庆元帝当即命人筹集军粮运往边南,这是个苦差,朝中但凡官衔高一些的都不会去。

    但这次必须得有权有势的去,一是押送军粮,二是抚慰三军。

    庆元帝本想着若是无人自荐,他就来硬的,可谁想韩大公站出来了,他自请前往边南。

    实则,大公是安心不下韩二郎,他已经提心吊胆了两个多月,无时无刻不担忧韩二郎的安危。

    庆元帝当即命人筹集军粮运往边南,这是个苦差,朝中但凡官衔高一些的都不会去。

    但这次必须得有权有势的去,一是押送军粮,二是抚慰三军。

    庆元帝本想着若是无人自荐,他就来硬的,可谁想韩大公站出来了,他自请前往边南。

    实则,大公是安心不下韩二郎,他已经提心吊胆了两个多月,无时无刻不担忧韩二郎的安危

    庆元帝本想着若是无人自荐,他就来硬的,可谁想韩大公站出来了,他自请前往边南。

    实则,大公是安心不下韩二郎,他已经提心吊胆了两个多月,无时无刻不担忧韩二郎的安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