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庙中童音-《食咒》
第(2/3)页
我立刻回到:“朋友!走夜路投奔的。”
院子里又归于沉寂。
大约半分钟之后,我从木门的缝隙间看到了一点微弱的灯光。
随后,一个踉跄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沉重的门闩开启声过后,一个人头探了出来。
出乎我意料的是,迎接我们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
那老太太面如褐枣,精神疲惫,眼目圆睁,似乎被我们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
但随即,她圆睁的眼睛渐渐瞪小了下去,同时平静的问我道:“哪个?!”
因为当兵的原因,贵州方言我听的懂一些,知道她是在问我“谁?干什么的”,而且从这个老太太的表情和说话方式来说,我知道她懂一些汉话。
故而,我回忆着头脑中曾经在军队时的一些基本贵州词汇,尽量学着他的口气,笑盈盈的回答道:“夜里跑路的,村子不让过,外边冷迷求烟的,想在庙里过一晚。”
我没有把具体的目的告诉老人,但明确把村子不让进的状况和她说了。
除此之外,我还说外边很冷,希望借宿一晚。
说话间,我明白自然也不能白住,因此赶紧伸出手来,将兜里的一百块钱捧在老太太面前。
之后,只能看老人的反应了。
面对我的“求助”,老太太并没有立即答应,也没有关门驱赶,而是抬头看着我身后的一众人,神色凝重道:“我瞎迷科勒,你们几个人撒?怕不够宽敞。”
老太太说自己“瞎迷科”,就是眼花看不清楚的意思,不过我知道她这话虽然有赶我们走的意思,但还是大有让我们寄宿的意思的。
在老人举棋不定的时候,我可得表现表现。
故而我赶紧改口,告诉老人我们不全住,有人看车的,而且钱一定管够,也不会胡乱走动。
说话间,我又赶紧奉上了几张毛爷爷,唯恐老太太变卦,就直接塞进了她的手里。
让我欣喜的是,老太太虽然犹豫,但终究还是把钱收了,她拿着油灯晃悠了一下,然后把门打开,示意我们进来。
第(2/3)页